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

刺客聶隱娘,是一部視覺版的武俠小說

我覺得,刺客聶隱娘,就是一部視覺版的武俠小說;
有在看武俠小說的人可能會比較看得懂。

刺客聶隱娘臉書

這幾年台灣電影有了起色,看過幾部,有的我感覺不像電影,比較像是電視劇。
我喜歡侯孝賢跟李安,很巧合,他們都是台灣新浪潮導演;
我喜歡這兩位導演的風格裡,都維持著一種電影的古風,但又不會太八股。
他們都是一開始就拍電影的人,拍攝手法不會有電視的影子,還是我小時候看電影的樣子。

搜到一些新聞標題說聶隱娘毁譽參半,有些好像是說看不懂;
呃,其實我沒點看內文,所以不知道是哪裡看不懂。
在看電影之前,尤其是富有個人風格的導演作品之前,我不會看詳細的評論,因為不想受影響。

刺客聶隱娘,明著看,沒有人生大道理。
朝廷藩屬,道姑俗人,殺或不殺,也不是太驚世駭俗。

就像有些作家,有時只是為了想要寫出某個情境,而創作了整個故事;
侯孝賢導演,或許也只是為了想要拍某個畫面,進而拍出了電影刺客聶隱娘。
同樣是改編短篇小說,李安改編斷背山跟色戒,長骨長肉,做了完整的交待;
聶隱娘,恰如片名的"刺客"二字,侯導只拍出刺客時期的窈七;從授與匕首到啟程新羅。
或許正如舒淇所說,
宣傳將刺客做得太高;
聶隱娘是一男三女的愛情故事,有些武打,一個孤單女子,如此而已。

刺客聶隱娘的敍事線分明,畫面乾淨。
某個程度上,侯導可能是為了平衡節奏,留白有緩,剪接有速;但是,我覺得無損於個人對劇情的理解。
畢竟,電影不是連續劇,台詞是次要,不需要事事交待;
重點在視聽,畫面構成與各種聲音要表達的意涵(角色口白只是其一);所以蒙太奇,因此魔幻寫實。

剛看了網路上據說是簡體版行雲記節錄出來的部份劇本內容,這版劇本看起來細節有點多。
我覺得,電影成品還是比較乾淨俐落,就像聶隱娘裡的武打戲;
高手對戰,招招鏗鏘,輸嬴定下,一拍兩散。不拖泥帶水,沒有過多花招,我喜歡!

就如侯導所說,觀影是很個人主觀的事。
我也覺得看電影,不需要一定看懂每一個畫面。

電影可以是一種娛樂,也能是一門藝術。
一部電影,在我坐在電影院裡的那兩個小時裡發揮了娛樂效果,就是功成;而娛樂需求是因人而異。
一部電影,如果有一兩個留白或情境,是我看不懂,而有了平常不會去做的思考或自我辯證,這也是一種樂趣。
但是也不用那麼嚴肅,電影在我的生活裡主要還是娛樂作用;因此,至今不能二看色戒,於我太沉重了。

瑚姬
瑚姬一句『替窈七不平!』田季安擁之入懷,實為同心夫妻;可能還有點療癒了窈七。
田季安誤認窈七傷了瑚姬,憤而力拼,真情流露;所以窈七斷情(如果此時對田季安還有情)。

田元氏與精精兒
田元氏看似深閏官夫人,簇擁三子,嫡位無虞;暗地仍培養自已人馬,剷除異已;包括之前貶官活埋之事。
電影中沒有特別點出田元氏與精精兒的身份關聯;總之,精精兒就是田元氏這方派出來與窈七對戰的高手。
對比原本可能成為田季安元配的窈七,與田元氏,很好奇田元氏是怎麼抽出時間練成高手精精兒的;像玉嬌龍一樣自小養成(大誤)。
說到精精兒,不知為何,我居然注意到,她第一次出場時是執刀的右手腕戴著銅飾,銅飾正面隱約藏有小刀;
第二次出場時,銅飾才換到未執刀的左手腕。

對戰
窈七與精精兒一戰,表面上窈七技勝一籌;其實身受重傷;
師徒一戰,青出於藍勝於藍,窈七手下留情。

話說師徒對戰這一節,一整個武俠小說呀!
山嵐飄渺,道姑獨立;野地小徑,窈七徐來。
田季安死,嗣子年幼,魏博必亂,弟子不殺。
窈七跪下三拜,就此告別。
道姑未阻,伺機跟隨;空曠草原,動手不宜,愈加小心。
直至一隱密腹狹的小徑,剎地,道姑狠招出手,窈七一瞬擋下。
僅僅幾招,輸嬴定下,窈七續行,道袍已傷。

道姑公主
那最後目送窈七的眼神,到底是嘉信公主身份多些,還是道姑師父的心情多些,說到底都是同一人。
道姑事天,本應不問俗事,卻屢次指派窈七暗殺,並教導斷其所愛,然後殺之;
窈七置身事外,最後遠走他方;真正誰才是不與聖人同憂。因此眾生受苦,佛亦不理。

嘉誠公主
原來說起青鸞舞鏡,是在教幼年窈七撫琴之時。公主娘娘就是青鸞,從京師嫁到魏博,沒有同類。
初看時,疑問為何窈七無端在療傷時提起往事;
或許是藉此點通在旁的聶父,如今教成送回的窈娘在魏博也無同類,終將離去。聶父再嘆,當初不應送走你。

田季安
[主上的官威]
初出場的田季安,廳內僅幾位官將;田季安一手把玩著銅鎮,嫡子不安於座。
直至田興直言犯怒,田季安不喜,擲出手中銅鎮,場下眾人無語,田興惴惴。
[公私分明(!?)]
隔日,宣都虞侯晉見。田季安要其護送田興赴職;都虞侯覆稟田興已中風痺,田季安說假的。執意不改。
都虞侯頓下,不再勸說,轉身欲走;
田季安喊下"姑丈",即是以晚輩身份發話,提點小心暗算。
或許對姑丈聶虞侯的私情比對叔父田興多些;也或許都擔心。
聶虞侯未走遠,想想又回頭,對田季安說窈七已經返家;
田季安僅僅回說夜裡已會過面了。沒再多說,便是心中自有計較,聶虞侯不用插手;至此,聶虞侯告退。
田季安轉至田元氏內堂,
低聲說道已指任聶虞侯親自護送田興就職,貶官活埋之事,不可再有;
田元氏縱是心驚也不動聲色,最後低聲回說:知道了。
[主權]
最末,議事廳內,官員下坐,將領立稟,同田興一樣直言,偏向朝廷。
田季安與嫡長子如常上座,卻都看似心有旁騖,並未如同前次田興直言時發怒。
嫡長子明顯心理偏向生母田元氏;
或許現時比起朝廷,田季安更需要擔心的是內憂;如何壓制田元氏勢力,或至少取得平衡。

窈七
我唯一疑問是,電影中,一次放過是心不忍殺之;
但在大僚飛劍襲來,聶隱娘為何不在反手擋刀後射殺大僚,第二次放過,真只是因為小兒可愛?

[更新2015/09/09]我想是因為聶隱娘從來就不是個心狠手辣的人;一招斃命或許是因為武功高強,但對被刺者來說,也是一種仁慈。

姑娘說回來就回來,言而有信。所以會回來是離開前就有的承諾。
但是回來後的用意,或許離開前承諾只是基於道義護送;回來後心情已有了轉折,或許是真心想遠走他鄉。
再次見到磨鏡少年,窈七隱約地像是笑了;也可能,是因為磨鏡少年是第一個笑著歡迎教成送回後的刺客聶隱娘。
與村人相聊,坐姿挺直,表情隱約放鬆;自此,或許窈七稍稍對未來有了期待。


片中有兩大段,背景持續襯著響而不急的大鼓,不與進行中的場景悖離,又能保持一定的緊張感。我覺得很棒!
配樂的部份,令人驚喜地原來是林強!感覺他又自我突破了。
最喜歡結尾,聽似嗩吶配著小鼓,有點混搭卻不突兀的感覺。
畫面上則是遠山縹緲,山下隱約佈滿濃霧,近處一片蘆葦陽光普照;
一行三人此去或許仍是險阻,但有一種終歸平靜的感覺。

所以,聶隱娘,我覺得還不錯。它很明顯地就是一種侯孝賢風格!

好啦,我也該來去看看那十大索"隱"自我測驗囉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